网游|人人喊打下的艰难求生,网游工作室的转型之路终将无路可走?( 三 )



虽说关于游戏代练“职业化”的事闹得沸沸扬扬 , 但有一件事却是明摆着的:放眼国内外任意一家游戏公司 , 绝不会允许网游工作室在自家产品的土壤上生根发芽 。 工作室的大量涌入势必会影响到正常玩家的生存空间 , 纵容工作室在游戏中的违规行为 , 尽管会短时间内为游戏提供巨额流量 , 但从长远来看无异于饮鸩止渴 。
 
同样再以《魔兽世界》举例 , 由动视暴雪授权网易在中国大陆地区全权代理的情况下 , 厂商对代打的态度上几乎和国外就是两种画风:官方开发的组队插件平台上充斥着大量的工作室代打广告;玩家只要一回到主城地区就有无数1级小号私聊是否需要代打服务;甚至有不少团伙打着”社区团“、”公益成就团“的名义在游戏中招摇撞骗……不仅是《魔兽世界》一款游戏 , 这样的情况在如今的国内网游市场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

【网游|人人喊打下的艰难求生,网游工作室的转型之路终将无路可走?】





站在游戏厂商的角度而言 , 尽管自己打击工作室的态度是坚决的 , 但如果在打击工作室的过程中没有掌握好方向和力度 , 一记重拳也极有可能打在棉花甚至自己脸上 。
 
准确来说 , 只要工作室不是利用脚本外挂等方式危害计算机系统 , 公安机关是很难介入的 。 同时厂商针对代打行为在游戏中最严厉的处罚也仅仅是封号——而工作室最不缺的就是帐号 , 毕竟一个帐号没了 , 手里至少还有上万个账号储备 , 封了号完全不心疼 。 要是游戏官方通过法律渠道发起诉讼 , 也仅仅只能以”非法经营罪“定罪 。 倘若要是把整个工作室全告一遍 , 不仅要付出高额的诉讼成本 , 而且只能作用一时 , 不解决根本问题 。
 
但如果官方转变方向 , 去打击作为买方的玩家 , 必然会导致参与过代练行为的玩家被迫弃坑 , 这也是厂商不愿意看到的 , 因此厂商很难对玩家消费群体下死手 , 针对影响不大的违规行为也仅仅只是警告处理 。 打击不是 , 不打击更不是 , 而这正是当下诸多厂商面临的两难境地 。
 
难道 , 游戏官方真就没有任何反击余地了吗?

网游工作室的未来——在夹缝中的挣扎与消亡

其实说到底 , 办法还是有的 。
 
就在最近 , 《剑网3》发布了一则官方公告 , 表示针对目前游戏环境中存在一个企图通过垄断PVE副本相关内容的工作室进行严厉打击 , 消息一出 , 玩家纷纷表示大快人心 。 而公告中所写的”某游堂“工作室 , 正是之前从《魔兽世界》集体转移过来的 , 在此之前 , ”某游堂“早已在《魔兽世界》中利用所谓的“会员终身制”坑害了大批新人玩家 , 在赚的盆满钵满之后卷款跑路 , 留下一地鸡毛 。 对比两家厂商对于打击工作室的态度与行动 , 可以说是瞬间高下立判 , 而《剑网3》的此次行动 , 也充分说明了厂商只要抱着抗争到底的决心去进行严厉监管 , 实际上完全是能做得到的 。





而且对于目前整个游戏代练市场的前景来讲 , 随着国内法律的逐步完善 , 不少业内人士直言 , 将来的游戏代练市场的萎缩乃至崩塌可以说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 未来网游工作室所面临的业务转型压力 , 丝毫不亚于早期网游发展时坑蒙拐骗盛行的”草莽时代“ 。
 
不过整个网游工作室产业发展可以说是相当幸运的 。 随着近几年游戏”陪玩“服务市场的兴起 , 各大网游工作室仿佛找到了风口 , 纷纷开始寻求转型 , 布局陪玩服务市场 。 从长远上来看 , 陪玩服务的发展前景相较于代练服务有着更为稳定的市场空间:一方面陪玩服务不违反厂商条款与国家法规 , 使得业务开展毫无后顾之忧 , 陪玩者也能通过累积客户在直播平台上打出名气;另一方面玩家不用再担心账号安全问题 , 厂商手上的游戏产品也有了更高的活跃流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