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知识付费:用户交了钱,真的能学到知识?( 三 )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王迁认为,如果不把知识付费的范围仅限于知乎、喜马拉雅,每个学者或许都参与过。“我们为什么在学校里领取工资,就是因为传播了知识,我们的工资就是对我们创造和传播知识的报酬,它是普遍存在的,只是我们当时没有用‘知识付费’这个名词而已。”

《报告》显示,随着经济发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国人的消费结构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教育、文化、娱乐等产业得以迅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文化产业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此背景下,知识付费产业乘着文化产业大发展的东风一路前行。

专家指出,知识付费的兴起,也离不开人们日益增长的“知识焦虑”。互联网的普及加快了人们生活的步伐,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令那些“大部头”书籍变得难以下咽。“你今年读了几本书?”已经成为人们最害怕听到的问题之一。而知识付费的出现,正好能够缓解人们的焦虑,弥补心灵上的空虚。

此外,技术条件的完备和移动支付习惯的普及也为知识付费产业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随时随地可以完成的支付行为,缩短了人们在消费环节的思考时间,大大提高了购物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