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二 )

拼搏终圆大学梦

刘运喜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出生在湖南省隆回县北部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从记事时起我就立志要走出小山村。高三时要考大学了,我经常晚上点蜡烛看书。每逢周末回家拿米,没有钱坐车,没有单车可骑,只能靠步行10余公里返校。我穿着一双用轮胎剪成的草鞋,走在沙石路上,也不感到累和苦。

与同龄人相比,我读书是比较刻苦的。父母从来没操心过我学习上的事,但家里墙壁上贴满了我的奖状。记得高考预考(筛考)时,我还拿了全校第三名。尽管如此,我的前两次高考都失败了,因为数学成绩拉了后腿,这对我打击很大,差点想放弃。多亏老师的鼓励和父母兄长的支持,我才有信心坚持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三次高考我以超省重点本科线10分的成绩,上了当年北京大学的录取线,后来服从志愿调剂,进入湖南师范大学学习。3年高中、两年复读的日夜煎熬,终于圆了我的大学梦。

记得大学开学时,在大哥的陪同下,我第一次乘火车到省城,来到岳麓山下我的大学。在这里,我愉快而充实地度过了4年大学生活,留下了青春奋斗的足迹和人生最美好的回忆。当一些同学在电影院、公园里娱乐放松时,我却在教室、图书馆读书、作笔记。正因为坚持努力,大学毕业时我以全年级综合测评第一名的成绩,被家乡一所大学指定接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