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分钟的晚会演绎中国青年百年的爱国与奋斗( 三 )

舞台上的时间回到1919年,情景剧《我们的青年时代》用“吾愿吾亲爱之青年……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的场景,再现了国家危难之时,李大钊、鲁迅、毛泽东投身爱国运动时发出的思考和呐喊。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那一代青年,他们必须肩负时代责任,坚韧不拔,只争朝夕。情景剧《珠峰攀登者》中,1960年,带着祖国期盼的中国青年登山队攻克难关,最终把红旗插到了珠穆朗玛峰的顶端。

在戈壁滩上,两弹元勋邓稼先参与了1979年的一次核弹空投实验。那天,天空没有出现蘑菇云,核弹从高空直接摔到地上,为了寻找这枚弹头,他顶着核辐射冲进事故区。找到核弹碎片后,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平安无事,我们的实验可以开始了”。这是节目《等待》中的一幕。

“人总有老去的时候。任何一种学术都是后浪推前浪,希望年轻人驰而不息,认定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向着既定目标奋斗一生。”建筑学博士王其亨郑重地说。他已经72岁,在晚会给青年的寄语中,他讲起了自己的故事。他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到今年为止已37年,自发地跑到东陵、西陵,动员自己的太太和5岁小女儿帮忙拉尺,很多年没有节假日了。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把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话语权找回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