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分钟的晚会演绎中国青年百年的爱国与奋斗( 四 )

一些同样重量级的人物也在VCR里向青年发出寄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航天员杨利伟等。毫无例外,这些人的奋斗经历都与国家紧密相连。

在2019年的舞台上,走来一群年轻人。他们中有电影《流浪地球》导演、中国科幻电影开拓者郭帆,奥运冠军、国际泳联裁判长陈若琳,故宫最年轻的钟表修复师杨晓晨,90后科学家、清华大学博士万蕊雪,哈尔滨工业大学紫丁香卫星团队成员、龙江二号卫星的设计师邱实及卫星相机设计者泰米尔。

站在世界的舞台上,这些人被打上了属于中国的符号。万蕊雪成为“2018年度青年科学家奖”,该项奖全球只有4位获奖人,这也是中国自己培养的博士首次获此殊荣。在瑞典的颁奖典礼上,作完学术报告,她听到台下有人这样说,“我曾读过这篇文章,但不知道原来是来自中国的研究组。”

青春奋斗有高光时刻,也一定有默默无闻。《中国青年报》曾经以《我站立的地方》为题进行的全媒体报道,讲述了肩负边界巡逻任务的西藏军区某部边防战士们的故事,他们也在晚会中亮相。他们带来那面在国土上宣示主权的国旗,和现场青年一同庄严宣誓“强国有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