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少数派,他们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六 )

曾在这里任营长的余刚清楚地记得古怒刚牺牲的时候,他的妈妈在墓前突然情绪失控,一定要把孩子从泥土里挖出来,最后余刚不得不把这位母亲背下了山。如今,这位母亲已经6次翻越5000多米的高山来这里祭奠儿子。最近的一次是在2019年的清明节。古怒妈妈来的时候,连队的孩子们打出大大的条幅,一起叫她妈妈。这是他们能给这位老人最大的安慰。

比牺牲更常见的是受伤。余刚在这里是老资历了,从战士到营长,大大小小的巡逻走了60多次,也在他的身上留下了十多处伤。副营长杨祥国更多,有21处。但是他说,即使在回家探亲的时候见到国旗,都会条件反射一样联想到那些巡逻路线。

在5月2日的晚会上,4名来自陇的战士来到了现场。在舞台上,他们展开巡逻时用的国旗,大声和现场的青年一起宣誓。这场晚会的制片人王琴说,整场晚会中,这些战士的分量最重、能量最强,是因为他们的青春始终与牺牲这个词相伴。

舞台下,长沙师范学院一名大一的学生说,自己接收到了这种能量。这位2000年出生的年轻人,今年还未满19岁。在此之前,他对西藏全部的了解是“山清水秀”,看完节目,他也刷新了自己对西藏和边防战士的认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