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音箱,百亿翻译宝,AI 消费品“等风来”( 七 )

为了“追入口”而“造风口”,AI 产品还应警惕伪需求。

“AI 产品在中国真正有需求的品类并不算多,大部分都是伪需求。”李良坦言。

如何验证一款AI 产品是不是伪需求?李良认为要看阶段性的增长规模。他以曾经领导研发儿童智能手表的经历为例:“2015 年手表市场在国内年销售不足 100 万台,2019 年已经有 3000 万台,如果是伪需求,就不会有这样的占比了。”

至于“风口”上的智能音箱,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重新审视这款产品的定位。

科大讯飞曾是智能音箱的第一批试水者。2015 年,科大讯飞与京东曾合资成立“灵隆科技”,推出“叮咚音箱”。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当时表示:“讯飞不会用补贴的方式做音箱。”如今,灵隆科技多次被传解散,讯飞也逐渐退出智能音箱的战场。

“音箱是不是真的能成为一个入口,我们有自己的看法。”胡郁对 36 氪说。

目前,科大讯飞旗下硬件被划分为两类:1、翻译机、录音笔、办公为工具型产品,有销售收入,属于现金流业务;2、智能音箱、电视机顶盒、智能玩具为内容型产品,用户不以提高效率为目的购买,为的是获取背后的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