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必get!教你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四 )

常见的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1、打虚假广告 , 欺骗消费者 。 如:某保健公司夸大其药品的功效、某饮品公司夸大其饮料的功效 , 或者部分网络经营者打着原装正品的旗号 , 使用正品图片 , 用低廉的价格诱骗消费者下单购买等 。

维权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 , 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 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虚假广告罪】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 , 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 , 情节严重的 , 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网购退货条款: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购物的 , 有权在收到商品之日起7天内无理由退货的权力 , 但下列商品除外:(一)消费者定作的;(二)鲜活易腐的;(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四)交付的报纸、期刊 。 除此之外 , 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 , 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 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 。 商家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 。 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 , 按照约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