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高光中的暗影:年营收首破500亿美元的联想值得傲娇吗?( 九 )

在此也许有人(包括联想)可能会说,不要总拿华为来和联想比较,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的发展模式和特点。有道理,不过我们之所以今天要拿华为的消费者业务来和联想比较(不是业内常用的用什么所谓研发的投入多少),是因为从业务结构和发展方向上二者具备高度的相似性。

与联想类似,华为目前的业务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即传统的运营商业务BG(类比于联想传统PC业务所在的IDG)、消费者业务BG(类比于联想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移动业务MBG,后合并进入IDG)和企业业务BG(类比于联想的数据中心业务DCG)。

更为类似的是,二者进入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业务均是因为要在传统核心业务增长放缓的大势下,力求把握产业的发展趋势开拓新的战略业务增长点。

需要说明的是,从进入智能手机产业的时间点看,联想相较于华为本是先知先觉,早在2010年就发布了对标苹果iPhone的乐Phone智能手机,并在2013年达到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第二(仅次于三星)的巅峰,紧接着在2014年通过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直接杀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三甲之列。而当时的华为还处在追赶的角色,远望其项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