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 多数企业选标准一不代表企业体量小

标准 多数企业选标准一不代表企业体量小

针对一般企业,上交所为科创板股票上市设计了五套差异化标准,发行人申请在科创板上市,市值及财务指标应当至少符合其中一项。目前,100家受理企业中有87家选择第一套标准,占比达87%。该套标准内容为:“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另外13家企业中,有8家选择了标准四,两家选择了标准二,仅有1家选择标准三。

针对红筹企业和表决权差异安排企业,上交所设置了不同的上市标准。上述未选择标准一的13家企业中,就有1家境外企业(九号智能)选用针对红筹企业的标准二,1家企业(优刻得)选择针对表决权差异安排企业的标准二,这两套标准内容一致,为“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

资深投行人士王冀跃对采访人员表示,在五套标准中,标准一的指标要求最低,被企业普遍选用也很正常。其实很多企业同时符合多项上市标准,而与主板中小创IPO申请公司相比,整体上,科创板申请公司成长性、收入利润规模都较大,如果不上科创板,大多数企业也符合其他板块的IPO条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