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生态之外,还需要量一量美团配送的“三维”( 四 )

所谓美团配送的“即需即用”,则是美团用来招纳第三方运力公司的“投名状”。

邻趣副总裁祝香梅自诩是“跑腿”的,而这个和美团已展开合作的跑腿配送平台,所交纳的投名状显然差异于传统的配送:送外卖、代购、待排队,乃至到家照看宠物,都是跑腿的业务。

换言之,美团配送业务继续追求在速度和规模上的最大化,把大动脉打通;而第三方运力则负责在更多用户有需求的毛细血管形态的场景中,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合作中同样是各取所需。美团通过接入第三方运力公司,让配送场景更加丰富,形成用户需求的“一站式”达成;而第三方运力公司则需要美团的流量和技术,来确保生存。

尤其是在2019年,头部物流快递业完成了洗牌,形成了阿里系和京东物流两大阵营,且势必横向挤压二三线物流平台生存空间,针对纵向对刚刚萌芽的中小城市内的即时配送市场展开动作的背景之下。

美团的卖点似乎很显而易见,很技术范。在发布会上,美团配送CTO孙致钊介绍了自家的“超脑”即时配送系统:在高峰期每小时路径规划高达29亿次,平均0.55毫秒为骑手规划1次路线,平均配送时长目前已经缩短至30分钟以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