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研究用纳米抗体追踪肿瘤转移,未来可向病灶“运送”治疗药物( 三 )

为此 , 研究人员开始开发一种免疫试剂库 , 寻找相对微小的纳米抗体 , 以专门靶向这些 ECM 蛋白 。 研究人员认为 , 如果这些纳米抗体可以部署在癌症患者身上 , 它们可能会借助成像技术来显示肿瘤细胞的位置 , 甚至可以提供药物的有效载荷 。

这其中有一种来自于羊驼的纳米级抗体 , 相当于人体抗体的小型化版本 , 仅由两条重蛋白链组成 , 而不是由两条轻链和两条重链组成 。 Hynes 认为 , 衍生自这些仅有重链的纳米抗体 , 包含比常规抗体小得多的单一结合域 。 以这种方式 , 纳米抗体能够比常规抗体更深地渗透到人体组织中 , 并且在治疗后可以更快地通过循环系统清除 。

为了开发纳米抗体 , 该团队首先用来自结肠直肠癌或乳腺癌转移的人类患者样品的 ECM 蛋白混合物或富含 ECM 的制剂 , 赋予羊驼免疫性 。 然后 , 他们从羊驼血细胞中提取 RNA , 扩增纳米抗体的编码序列 , 并生成特异性抗 ECM 纳米抗体的文库 。

之后研究人员进行实验 , 证明了使用靶向称为 EIIIB 蛋白质片段的纳米抗体技术的有效性 , 该蛋白靶标在许多肿瘤 ECM 中是普遍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