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物种可以独存”( 四 )

在全球已知的灭绝物种中,珊瑚裸尾鼠是首个主要因人类活动所致气候变化而灭绝的哺乳动物物种。

珊瑚裸尾鼠是一种仅在布兰布尔礁上被发现的鼠科动物,体型比普通小鼠稍大,毛色呈棕色。布兰布尔礁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北部的托雷斯海峡、大堡礁的最北端,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上面覆盖大面积草地,最高点海拔不到3米。

珊瑚裸尾鼠1845年首次被发现,当时它们的数量还很多。1978年,它们的数量估计已减至几百只。该物种最后一次被人类看到还是在2009年。

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可能是珊瑚裸尾鼠灭绝的主要原因。

气候变化造成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导致布兰布尔礁多次被海水淹没,使珊瑚裸尾鼠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

美国研究人员2015年发表的一份报告预测,由于气候变化,全球8%的物种将灭绝,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美被认为是最脆弱的地区。

其中栖息地范围有限的地方性物种面临的风险最大,因为它们要努力应对气温变化、海水泛滥和严酷的气候事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