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皮书》到《罗马》,奥斯卡影片在影院放映是个好生意吗?( 八 )

《摔跤吧!爸爸》而对于批片业务,如何押中奥斯卡影片也并非易事。有从业者对毒眸表示,经常会出现有的公司购买了十几部影片,只有一部提名奥斯卡的现象,甚至在奖项上“颗粒无收”的情况普遍存在,而买进的这些影片何时上映、如何宣传都是棘手的难题,特别是在目前批片市场并不景气、批片成本还逐渐升高的情况下,批片砸在手里、收不回成本的情况经常发生。

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影视公司在购买影片时对于如何挑中有奥斯卡“潜在对象”并没有明确的思路和方法,反而更像是一场“赌博”。张进坦言,“选片的标准,除了以往项目的经验、对奥斯卡获奖影片类型题材上的研究和集体评估的方法流程外,很多时候还是靠主观感受和直觉。”尽管目前很多已经有实践经验的购买者摸索出了奥斯卡的“套路”,但是还是要时常依靠经验、个人感受这种模式的“算法”。

而这场赌博的另一个风险在于,买了片子、拿下了奥斯卡奖,但是却无法在国内上映的案例也不在少数。早在2013年,就有媒体报道称,获得第84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的《午夜巴黎》在2011年就被中国内地的公司购入版权,但至今都没有任何上映的消息;而有业内人士透露,近几年有多部奥斯卡获奖的热门影片,在国内严格的审查制度之下也几乎无缘大银幕——影片无法上映,票房之外的收入往往并不足以覆盖采购成本,有“奥斯卡血统”的电影在国内并非完全保险的选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