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皮书》到《罗马》,奥斯卡影片在影院放映是个好生意吗?( 四 )

票房开始增多背后,国内影视公司对奥斯卡影片的竞争角逐也十分激烈。由于大多数对奥斯卡获奖影片的购买并不是在影片获奖后才发生的行为,所以与国外头部电影片方的关系是否亲近往往决定着拿到头部影片的机会——关系密切则可以在影片剧本还没完成时就敲定合作,而没有门路的购买者则需要登上长达一年多的时间才有机会与片方交涉。张进对毒眸表示,选中《罗马》是在两年之前就做好的决定,尽管在那时他获得的关于该片的信息只有“导演个人的故事”、“黑白艺术电影”这样看起来并不卖座的标签。

从《绿皮书》到《罗马》,奥斯卡影片在影院放映是个好生意吗?

选中《罗马》是在两年之前就做好的决定一旦押中了奥斯卡获得奖影片,国内的版权方往往会立刻行动起来走审批、定档和上映的流程,以趁着奥斯卡颁奖季的热度为影片的宣发助力。而“奥斯卡”的标签,目前在业内人士看来仍对影片高票房有较大的助推作用,普通观众的好奇和影迷的期待,往往可以助力影片票房上的突破。

因此,押中奥斯卡影片的能力对于买进方来说是很大的考验。随着近年来奥斯卡对影片的选择越来越从主流商业片向小众艺术电影倾斜,国内各方也意识到了奥斯卡小众电影的市场。《绿皮书》的出品方阿里影业就曾表示,中国观众在审美、阅历和观影喜好等方面越来越多元化,不再仅仅局限于观看同一种类型的电影,“早年间观众会被视效大片吸引,但是看得多了后也慢慢回归到真正让心灵有共鸣的内容。”也正是如此,近年一些较为小众的奥斯卡影片才有了国内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的机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