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掉20亿美金,3年前败走中国,如今它要流血IPO了!( 五 )

在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两年后,疲惫不堪的UBER终于将UBER中国卖给了滴滴;在离开中国内地这个曾让UBER充满幻想的市场之后,UBER如释重负。

但是,退出中国内地市场,并非UBER在过去十年中最大的挫折。

“史上第一独角兽”遭遇滑铁卢:软银凭什么砍了三成UBER估值?真正让UBER陷入困境的,是其商业模式引发的一系列争议以及管理层的动荡。

2017年中,野蛮扩张的UBER在再次引来世人的目光,不过这次并不是什么好消息,而是创始人之一、时任CEO的Kalanick因为一连串所谓“领导力”问题被迫回家休息。

消息一出,众生哗然。

Kalanick通过同股不同权 架构,在“被迫回家休息”之前,掌握着对UBER实际的控制权。极具“狼性”的Kalanick,让UBER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其中,持续烧钱却不盈利,就是股东们逼迫他下台的最重要因素。

2016年UBER的全球营业额高达40亿美元,较2015年翻番有余(所有数字口径均不含已经出售给滴滴出行的中国业务)。这一切看起来都非常好:UBER用亏损的代价继续占领着未来数万亿美元规模的共享出行市场的份额,当前全球共有5500万人每月在574个城市中使用UBER。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