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看牡丹娇艳(11)

下阙一开始描绘了国破家亡后中州的惨象,也形象表明了牡丹的处境:盛世繁华时倾国倾城,山河破碎后一片荒凉。

“君莫说中州,怕花愁”,怕人说中州的惨境,并非怯懦,却是爱中州至深,言明光复中州之心的迫切,也透露出未能渡江驱敌、空有壮志却报国无门的愤恨。

“怕花愁”实则是自己愁不堪忍。全词对比鲜明,感情深沉,写牡丹的不幸命运,寄寓词人满腔忧国伤时之情。

刘子翚《山寺见牡丹》

倦游曾向洛阳城,几见芳菲照眼新。

载酒屡穿卿相圃,傍花时值绮罗人。

十年客路惊华发,回首中原隔战尘。

今日寻芳意萧索,山房数朵弄残春。

宋代理学家刘子翚之父在靖康之难时奉命出使金营,拒绝诱降自缢而亡,刘子翚承袭父亲职位后不久也因病辞归武夷山。

一方面,此诗前三联虚写过去10年由喜到悲的人生经历,后一联实写眼前所见的暮春时节山寺的牡丹,虚实结合表现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