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代监狱民警见证四川监狱70年变迁( 四 )

1983年,焦南锁和贾文冀的女儿焦滟出生。“虽然各方面条件比老一辈要好多了,但毕竟是山里,还有很多不便。”有一次,焦滟发高烧,他们连夜背着女儿走了十几公里才到医院。

这样的状况,直到2010年才有了质的改变。这一年,雷马屏监狱经过3次搬迁,整体搬到了山下的峨眉山市城区。“水电不愁,生活各方面都更方便了。”

“规范监狱”时期

焦家第三代监狱民警/焦滟

既讲管理 也重教育

“爷爷的茅草屋,爸爸的土墙房,到我们现在,已经是钢筋混凝土、高墙电网、AB门。”焦滟现在是成都女子监狱组织人事科的民警。从德阳警校毕业后,出于对监狱警察职业的理解和崇敬,她没有与家人商量,就参加公务员公开招录考试,一偿所愿。

“从小就对监狱民警的工作很有亲切感。”焦滟生在雷马屏、长在雷马屏,成为监狱民警后,她就在雷马屏监狱负责减刑假释工作。但无法直接管教服刑人员,让她觉得有点“不甘心”。2010年,焦滟离开生活了20多年的雷马屏,到了龙泉的成都女子监狱,如愿成为基层管教民警。“我终于成了爷爷和爸爸的战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