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燃料电池汽车起跑,41家车企抢占赛道( 四 )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黄利斌认为,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整车成本较高,氢能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依赖于整体氢能产业链的发展及相关的政策、标准、法规的不断优化完善,某种程度上比电动汽车的推广难度可能还要大。但在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将与纯电动汽车长期并存互补。

高补贴的催热效应

国外市场研究机构Information Trends公布的2018年全球氢燃料电池车市场报告显示,2013~2017年间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量6475辆,除美国加州外,丰田氢燃料电池汽车占剩余销量75%。其中,丰田(TM.N)、本田(HMC.N)和现代在氢燃料汽车领域布局较早。2013年,现代汽车集团首次量产独立研发的氢燃料电池板ix35 FCEV,成为全球首家量产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制造商,一次加氢续驶里程可达594公里。丰田和本田的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车Mirai、Clarit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推出,续航里程分别为550km、750km。福特、通用、宝马、奔驰等车企也已在研发燃料电池车型。

中国不少企业也已经提出了燃料电池汽车计划,但从技术储备到基础设施建设都相对落后,然而政策的拉动有可能会催热中国燃料电池车的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