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垄断有望打破?( 六 )

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迎来了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GSM和CDMA相继问世,一大堆通讯企业如爱立信和诺基亚等,都相继崛起。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手机在中国迅速普及,移动通信产业空前兴旺。

由于中国电信没有移动业务的牌照,只能从事固定电话业务,眼看着其他两大运营商赚得盆满钵满。

一个叫做吴鹰的留美中国学生,敏锐的发现了一个大商机,把一项由日本人发明的PHS(流动市话)无线技术引入了中国。

这种技术,就是后面我们常说的“小灵通技术”,可利用已有的固定电话网、以无线接入的方式提供无线通信服务,它最大的弱点是信号很差,有时候在房屋内甚至收听不畅,在发明地日本,这是一个被放弃的边缘性技术。

眼馋的中国电信,自然是不愿意放过这样一个好机会,借由这一技术,中国电信绕过了牌照难关,曲线进入电信市场。

吴鹰成立了UT斯达康公司,并且成了PHS项目的设备供应商,他为这款手机起名叫“小灵通”,推出的通话费十分低廉。1997年12月,第一个“小灵通”无线市话试点在浙江省余杭市开通,通话费是3分钟0.2元,相比于两大运营商的1分钟0.5元,价格相差了7.5倍,而且还不收电话接听费,这就相当于同样的一段通话,小灵通和两大运营商的服务价格相差了10倍以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