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财报 看清京东( 五 )

到2014年京东上市的时候,其使用的估值方法仍然是P/GMV,而其对标的公司则是亚马逊。京东对标亚马逊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京东以自营业务为主,而亚马逊在当时的电商业务也是以自营销售为主,其P/GMV数据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而在京东之后上市的阿里,其电商平台淘宝在经营模式上与京东存在很大差别。淘宝是平台商家入驻的模式,所有的交易都是用户与商家之间进行,淘宝仅作为平台服务于交易,如果使用P/GMV的方式进行估值,将会虚增阿里的估值。在这样的背景下,其使用的是以收入为基础的P/S(市销率)的估值方式。

除以上因素外,GMV指标本身存缺陷,也让很多公司以及分析师弃用这个指标。

首先,在不同电商公司之间,GMV统计口径千差万别,包括下单GMV、妥投GMV、出库GMV等等,在不同统计逻辑下差别很大,无法横向比较;另外,对于某些特殊类型业务,可以为电商平台贡献巨大的GMV,但是在创造收入上却很少,如拍卖业务、汽车业务、黄金交易等。几乎都可以创造海量GMV,但是收取的扣点却很少,因此不能反映公司实际的创收能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