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人造生命”,突破自然界限中科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覃重军成功捅破生命界限的“窗户纸”( 二 )

2018年8月2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 re)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论文,覃重军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仅含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打破了真核生物通常含有多条染色体这一自然界限。它被称为“人造生命”,是合成生物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有位法国遗传学家感叹:“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细胞实际可以存活。”

覃重军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获得了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将可能进一步加强人类对生命过程的调节和控制能力的探索。这种单染色体酵母的诞生,被认为是继上世纪60年代中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和tRNA(具有携带并转运氨基酸功能的一类小分子核糖核酸)之后,中国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又一个重要贡献。它也更像是一个新的范例:覃重军和他的同事将经典分子生物学的“假设驱动”与合成生物学的“工程化研究模式”相结合,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目标是开创未来,造福人类

覃重军能带领团队,在科研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和他“脑洞够大”有关。他认为,思想是人最强大的力量,每次开展一个新的研究,都是他实现思想超越的过程。面对不断变化的时代,他一直在拓展着自己的研究方向,探索着什么是真正热爱的,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什么是能够解决人类普遍问题的。“所有的伟人都有一个共性,如果是自己真正热爱的,一定会顽强做下去,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