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九 )

水滴筹在5月5日的说明中也重申了自律公约,称作为发起单位之一,积极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后续水滴筹还将继续推进完善自律公约,并以更加严格的标准开展业务,不断完善互信互助的个人大病求助环境。

张凌霄告诉采访人员,公众对于个人大病求助行为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两个环节:提交材料的真实性,以及善款使用的正当性。“自律公约”让公众看到了3家平台自觉整治行业乱象的魄力。然而,在《慈善法》“大慈善”概念下的个人大病求助,作为一个有益的救助形态,要走的路还很长。

张凌霄表示,大病救助行业可以说是一个“新生儿”,需要各方面的呵护和成长,法律完善、政府监管、平台风控,缺一不可。因此,“自律+监管”是真正肃清和整顿行业乱象的良药。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肖飒对《国际金融报》采访人员表示,网络众筹信息不属于慈善公开募捐信息,真实性由信息发布者负责,众筹平台应在公开募捐活动展示页面提供举报功能,并在接到举报后5个工作日内通过电话、邮件或短信等方式对举报人进行反馈,并与相关方面沟通;对涉嫌诈骗、诈捐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平台应立即冻结筹款、终止项目、启动核查、协助赠与人依法维护权利,直至向法院起诉,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积极配合有权机关进行调查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