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11年,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八 )

事实上,对比吃苦,学生的心理引导,一直是雷琼和同事特别注意的。重建家园,从塑造心灵开始。不给学生特殊化的待遇,并让他们对于所获得的关心充满感恩,“就是表面上,要和以前一样,当成普通孩子对待。”在雷琼看来,“关心最好是在细微处。”

C

军营情结

“迷彩”身影 在心中播下种子

2009年,即将高考的罗宏和王强,报考军校,但都在体检一关被刷。

“当时我们全班都特别希望他们能通过。”同班的杨森记得,地震后,大家都好像有了军营情结,特别是班里的男生,考军校,进部队,成为他们的目标。

那是地震后,那些带来希望的“迷彩”身影,在他们心中播下的种子。

事实上,他所在的聚源高中,自从地震后,便与部队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2008年,由中央军委统一部署、原成都军区全额出资新建学校,第77集团军某陆航旅与学校结对共建。作为全军正式启动的第一个灾区学校援建项目,这也是军队援建“5·12”汶川地震灾区8所学校中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一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