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艺的「低模式创新」( 三 )

在内容层面,“低模式创新”试图在泛滥的舞台表演节目和冲突性真人秀中找到一条出路,重要的是对内容调性的探索和把握——执着于讲好“本土故事”已经成为文娱内容生产的生存法则,在影视、游戏等领域的成功案例已不鲜见,“中国式情感综艺”可以被看作是这一法则在综艺端的展现。

在商业层面,“中国式情感综艺”通过对日常情感和社会议题的深入呈现,一方面突破题材类型限制,最大程度地拓宽受众;另一方面,也让制作团队从烧钱竞争的模式中跳脱出来,摆脱大IP、大流量,既让团队能够压缩成本,同时也能吸引更多广告商的投资,为综艺的生存探索更多可能。

整体而言,面对资本低迷、头部产品强敌环伺的大环境,这种“低模式创新”,成为长视频平台在综艺领域突出重围的重要尝试。

撬动大众情感的支点

“单亲的我特别理解她(张晔子),对父亲,想亲近但不知道怎么亲近,他好像也没有意愿要亲近我,只能这么过了。”在《女儿们的男朋友》播出后,豆瓣网友Olivia如此评论道。在这档父女观察类节目中,张晔子的经历极具典型性——父亲张潮缺席了自己大部分的成长,父女之间的沟通几乎陷入停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