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增长4.5倍与高通争霸,揭开中国芯片女皇的神秘面纱( 三 )

“给你2万人,每年4亿美金的研发经费,一定要站起来!”任正非说。

集中优势兵力,只对准一个城墙口冲锋,这是任正非和华为一贯的打法。

何庭波虽然早就习惯,但当时整个华为只有3万人,研发不到10亿美元,如此高强度的投入,还是把她“吓坏”了。

老板没有理会,语气坚定地要给。

海思就这样,在何庭波“被惊吓”的过程中诞生了。至此何庭波便正式执掌海思,正式开启了对芯片的研究之路。也让华为从此走上了有芯之路!

多年后,任正非说,华为坚持做系统、做芯片,是为了“别人断我们粮”的时候,有备份系统能用得上。

十年努力终熬成“婆”

虽然有人,有钱,更有老板的支持,但海思的起步却异常艰难。甚至一开始,连定位也不清晰。

2006年前后,联发科在业内首创交钥匙(Turnkey)工程,将手机主要功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大大降低了造手机的难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