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医学影像AI已进入「后深度学习时代」?

为什么医学影像AI已进入「后深度学习时代」?

“深度学习正走向两极化 , 大部分研究深度学习的人员会偏向于工程化 , 包括建立更加全面、便捷、快速、可视化的深度学习平台 , '暴力'地将深度学习应用到更加多的领域 。 小部分的深度学习研究者会偏向于理论化 , 解决深度学习的理论瓶颈包括可解释性等问题 。 ”

密歇根州立大学汤继良教授曾如此总结到 。

医疗AI热潮 , 无疑离不开这波深度学习的发展 , 但由于深度学习的天然局限性和医疗领域的特殊性 , 使得医疗AI这一交叉的领域 , 也在进入瓶颈期 。

随着深度学习即将触及天花板 , 医学影像分析科研人员也随之分为两大派别:理论派和工程派 。

理论派的初衷 , 是解决深度学习“短缺”的部分 , 强调人工设计和数学论证 , 通过预先构建先验知识 , 在不过度依赖大数据的前提下 , 开发出一个可解释的、高精度、可解决诸多长尾问题的“智能模型” 。 不少专家认为 , 医疗AI中有大量Mission Critical和长尾问题 , 这对研究人员的整体系统设计能力要求非常高 , 因此人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 而基于黑箱统计模型的深度学习 , 显然存在太多的弊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