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对“食客”说不( 二 )

“再名贵的香水也抵不过地铁车厢里的一个韭菜盒子”,这句话听着是段子,却是刘先生每天早高峰的遭遇,“地铁站门口有个卖馅饼的,有韭菜馅的,有人比较自觉,吃完了进站。可有人就把整个车厢弄味儿。”

今日,不少有上述遭遇的乘客为禁令点赞,“就算再饿,也不该在这么封闭的环境里吃东西。”此外,也有乘客呼吁此举同步推广到公交车上,“本来车就走走停停,车厢里再有包子、饼这些味道,特别容易让人晕车。”

乘客:不影响他人 可宽容对待

不过,也有人认为,禁令过于严苛和不近人情,“一刀切”的做法实际上会导致执行起来更难。

“吃有味儿的、破坏环境的,让别人感到不舒服的东西当然不应该吃,但上班族真的有苦衷,车上吃点东西垫补一下是人之常情。”曹女士说,她想起自己前几年经常不吃早餐挤地铁出现低血糖的情形,“一小块面包,一包牛奶,也影响不到谁,希望大家宽容。”

今日下午,新京报采访人员走访了多条地铁线路发现,偶尔有乘客拿着饼干、水果在吃,但因没有味道,也没发出声响,对他人不造成干扰,因此并未引来异样目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