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从容量最小到如今的几十“GB”,浅谈游戏载体的进化史

任天堂|从容量最小到如今的几十“GB”,浅谈游戏载体的进化史

文章图片

任天堂|从容量最小到如今的几十“GB”,浅谈游戏载体的进化史

文章图片

任天堂|从容量最小到如今的几十“GB”,浅谈游戏载体的进化史

文章图片

任天堂|从容量最小到如今的几十“GB”,浅谈游戏载体的进化史

文章图片


游戏容量是一个比较玄学的东西 , 在很久以前我对游戏质量有一种很奇怪的判断方法 , 就是看容量 , 比如:这玩意儿容量这么大 , 内容肯定很丰富 , 买它绝对没错 。 当时我心里这么想着 , 手里接过了游戏店老板递过来的真割草无双5 , 现在想想当时的想法 , 好像也没什么不对 。 后来刷了一整个暑假都没有将这款游戏的全部内容解锁 , 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内容丰富了 。

在曾经还在用卡带玩儿游戏的年代 , 交换卡带玩既能最大限度玩到更多游戏的同时 , 又能促进同为游戏玩家的社交关系 。 当时的小编经常满大街的找人换卡带玩儿 。 这种以促进游戏友谊为出发点 , 最大化卡带利用率的精神叫做:穷!!!
在很久以前我认识一个家境十分豪华的玩伴儿 , 有一次去他家里玩 , 我坐在客厅的椅子上看他从房间里拖出一个像是装垃圾用的编织袋 , 当时袋子与地面摩擦发出的声音让我以为那里面真的装了满满一袋的垃圾 , 结果当他打开编织袋以后 , 那个编织袋里全特么是游戏卡带!从任天堂到世嘉全部杂乱地堆叠在一起 , 说实话这场面我还真没见过 。 当时那个画面对于我来说简直就像是在完成了GTA5的抢劫任务后的分赃现场一样 。

现在想想 , 当时一两张卡带可能就够玩儿一整个假期 , 这么多年过去了 , 现在没个十几二十G都不好意思称自己是3A游戏的情况下 , 游戏容量也是爆炸性增长 , 同时也抛弃了卡带了这一游戏载体 ,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下从游戏诞生之初到现在 。 从最开始的3KB到314572800KB , 看看游戏容量与游戏载体都有哪些变化?
启蒙时代
1972年第一台游戏主机奥德赛诞生 , 从某些角度上来讲这玩意儿可能并没有说游戏容量这一说法 , 因为游戏方式仅仅是在电视屏幕上操控一个简单的光点 , 而地图画面就更简单了 , 直接拿做好的屏幕贴纸往电视上一贴 , 游戏地图就出来了 。 而这个看上去像游戏卡带的电路板和后来真正的游戏卡带是有一点区别的 , 后来的游戏卡带时间游戏储存在卡带中 , 而这个是用来改变主机内的电路 , 使屏幕上的光点儿有更多的花样而已 。

前者是储存内容 , 而后者是改变电路实现更多的功能 。 在这之后根据保守估计市面上出现了上百台类似的游戏主机 , 其中有不少是直接将游戏内置在主机中能玩的游戏 , 也只有一些诸如乒乓球网球之类的体育游戏 。
另外一边的个人电脑游戏则比主机游戏更早诞生 , 某款1962年的太空大战移植到雅达利2600时 , 大小仅有2KB 。 不过说到这个游戏刚开始起步不久的时代 , 肯定不会少的了磁带这种有趣的载体 。

一般人对这玩意儿的印象 , 可能只有以前学校强行附赠的英语听力磁带 , 而用于播放磁带的录音机 , 在现在来说已经是一种相当有年代感的东西 。 那个年代的个人电脑玩家用磁带玩游戏可能是一种十分痛苦的事情 。 因为载入速度真的是十分的慢 , 不过即使这样 , 磁带游戏的数量在当时也依然十分可观 , 可能那时候的游戏玩家对这种载入时间已经习以为常了 , 除了反人类的读取速度 , 游戏的表现能力也十分有限 , 但你可能想象不到在那个年代可以用磁带玩儿模拟城市这种系统略微复杂的游戏 。 在这里我很想给大家展示一下 , 但是这些磁带游戏大多数只运行在那个时期的个人电脑上 , 比如苹果二 , 所以要玩到这类游戏可能并不是那么容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