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从容量最小到如今的几十“GB”,浅谈游戏载体的进化史( 二 )
卡带时代
到了1976年 , 第一台用卡带储存游戏的主机诞生在了市场上 , 2KB的内存 , 128×64的分辨率 , 一共只有27款游戏 , 而且大小都在2KB以内 , 所以游戏看上去还是比较简陋 , 只能实现一些基本的交互功能 。 随着红白机的诞生于火爆游戏卡带这种载体也被大家所认识 , 当时的游戏大小依然是以KB为单位计算 , 比如超级玛丽 。 可能有些比较晚接触游戏的玩家没经历过当时的卡带时期 , 在这里我用一张图片形容一下 , 当时的游戏容量对现在来说是怎样一种存在:运行游戏 , 然后用系统自带截图工具随便截一张图下来 , 它的大小都不会小于100KB , 而超级玛丽这个游戏本身只有40KB 。 这个乍一听好像很黑科技的事 , 实际上对游戏比较了解的玩家都会知道 , 游戏中的美术资源才是构成游戏容量的主体 。 而要论美术资源的节省 , 在超级玛丽中绝对是省到了极致 。 如游戏中的云调了个颜色就变成了草丛 , 以及大部分物件都采用对称设计 , 只需要绘制出一半的素材 , 再用代码显示出另一半就可以缩减一半的资源容量 。 然而卡带的容量在当时还不能够满足制作者的需要 , 所以不少游戏的内容都是通过制作团队精打细算节约出来的 。
同时 , 另一边的电脑游戏也开始逐渐用的起软盘这种贵重物品了 。 不过据说当时欧洲那边儿还是比较习惯用磁带 , 但直到后面才开始被软盘替代掉 。 由于卡带的出现也算是暂时摆脱了漫长的读取载入时间 , 同时游戏画面也从非常简陋的像素变成了简陋的像素 。 如何在有限的卡带容量内实现最大的游戏内容是当时游戏设计者的主要难题 , 在整个卡带时期游戏容量也从FC开始的十几KB一路发展到了后来N64的十几MB , 完成了一个数量级的进化 。
光盘时代光盘的出现在早期来说是一个相对具有争议性的东西 , 比如任天堂为了所谓不牺牲游戏读取速度生产的最后一代卡带主机N64 。 游戏方面马里奥64作为3D游戏的里程碑 , 用6MB就给玩家展示了一个完整且庞大的开放世界 , 不得不说任天堂在这方面儿真的是黑科技般的存在 。
由于光盘的出现高达650MB的容量 , 彻底解放了当时游戏制作者的思维 , 使一些原本难以实现的想法和创意成为了可能 , 至少在2D游戏上是这样的 , 再后来游戏3D化的过程中 , 贴图与动画等现代游戏容量大户的雏形也逐渐出现 。 用仅有650MB的cd光盘也逐渐开始被淘汰 , 后来世嘉首先推出了容量为1gb的专用光盘 , 接下来的DVD在容量上县上都基本达到了10GB以上 。 最终再到现在的单碟50GB , 可能除了370GB的完整微软模拟飞行以及一些打上4k材质包或各种扩展包的游戏 , 已经没有什么是两张光盘装不下的了 。
现代与未来随着贴图与CG的出现 , 游戏资源容量已经达到了可以说是没有上限的时代 。 而网络与硬盘的发展也使游戏的载体变得模糊起来 , 对于过去的人们来说 , 是原本需要好几个房间才能存放的天文级别的数据 , 现在却能简单存放在一块儿手掌大小的硬盘上 。 曾经的游戏大作 , 现在甚至填不满一张图片 , 游戏的容量与载体似乎再也不能成为游戏制作者的限制 。
【任天堂|从容量最小到如今的几十“GB”,浅谈游戏载体的进化史】各种类型的创意和游戏诞生在了市场上 , 一切看上去都那么虚幻 , 仿佛美好的未来触手可及 。 似乎又有哪里不太对——游戏的体积容量迅速的增长将逐渐跟不上的读取速度远远抛在了后面 。 有些漫长的读取时间又让人似乎回到了以前载体的容量 , 不再是制作者的限制 , 却又似乎成为了玩家的烦恼 。
推荐阅读
- 任天堂|不依赖对外收购工作室,任天堂将更着重扩大本身游戏内容开发能力
- 任天堂|免费“大作”会有吗?任天堂商业报告提到将改善Switch会员服务
- 任天堂|靠破解Switch赚钱的黑客认罪,将向任天堂赔偿450万美元
- 任天堂|自从S8以来,LCK只赢过LPL一次BO5?若EDG能战胜DK意义巨大
- 任天堂|已经有玩家在限时5分钟的试玩版里速通《塞尔达传说:时之笛》了
- 任天堂|传奇3怀旧服:开新区前需要准备什么?玩传奇最重要的是什么?
- 任天堂|Knight直播表示决赛两队五五开,DK对线不强团战强,他曾在MSC暴打许秀
- 任天堂|发售24年后,德国审查机构解除了《007:黄金眼》游戏的禁令
- 孤岛惊魂6|超大容量更新《孤岛惊魂6》还删除了意外发布过早的任务
- 鬼谷八荒|把玩家当冤大头,任天堂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宣传片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