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风光不再( 四 )

“当前非保本理财主要以投资债券为主,债券利率的下行会影响理财收益率。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各家银行对符合新规的高收益资产的争夺,竞争激烈。所以银行理财如何平衡收益与风险是未来银行理财转型遇到的主要挑战。”杨慧敏说。

除了争夺高收益资产,银行也采取了拉长产品期限的方式。《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8年)》中提到,2018年,新发行封闭式非保本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161天,同比增加约20天。“封闭式产品长期化,一是在严监管下产品规范管理的基本要求,二是银行为提高产品收益而拉长产品期限的一种策略。”余新月表示。

余新月进一步解释,资管新规要求“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期限不得低于90天,产品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非标类资产的,非标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的到期日”。在新规背景下,90天以下的短期封闭式产品退出历史舞台;同时,银行有投资于非标资产以增厚产品收益的需求,为防范期限错配,对接此类资产的产品期限普遍拉长,以适应资产到期日。

净值型产品表现亮眼

相比传统预期收益型产品,净值型产品的平均收益则更亮眼一些。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统计,4月份存续的净值型理财披露净值的产品有2737只,占比为54.19%,期间收益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5.5%,较上个月上升2.12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