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收废品”新时尚越来越多:手机点点、对口收、一袋装……( 二 )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就已尝试垃圾分类,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不少痛点,包括上门回收服务不规范等问题。”彭浦镇相关工作人员说,此前也有不少平台尝试“互联网+垃圾回收”模式,但收效甚微,最主要的问题是使用者少、激励机制不强。与之前的方式相比,新服务的优势明显:支付宝用户广泛,可以将用户、垃圾回收企业、政府部门串联在一起;同时,回收激励除了现金,也有网购优惠券、视频收看权益、线上公益回馈等其他权益,使得低价值回收物也能有激励。  

从后台数据看,“点点手机回收垃圾”的市场响应度越来越高:新服务去年9月上线,不过8个月,上海预约下单量超过20万人次,总共回收超过1万台旧家电,其中电视机最多,约1000台;还回收了约1.5万千克生活垃圾,主要是废纸和纸盒;另收到废旧衣物2000多千克。  

与企事业单位对接上门服务

新服务毕竟刚刚诞生,不论从服务范围、回收品种看,还是从推广方式看,都有进一步拓展完善的空间。

“与居民家庭相比,企事业单位的废纸、纸箱、瓶瓶罐罐等数量更多也更集中,如果将上门回收与企业对接,意味着可以将这些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一网打尽’。”线上服务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写字楼,便利店、超市、卖场等产生的可回收废品不仅数量大,而且各有特点,如果能集中回收,效率更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