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日美贸易战:满足了美国所有要求后,日本发现什么都没解决( 二 )

熟悉的开端

当年的情景如今回顾起来是如此的熟悉:彼时 , 总统里根也是共和党成员 , 美国对其正处于经济泡沫膨胀期的贸易盟国日本的实力日益强大感到忧心忡忡 。

1965年 , 日本对美国的贸易自二战以来首次出现顺差 。 三年之后 , 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 此后 , 日本经济大国的地位不断巩固 , 随之而来的便是日美贸易摩擦日益增多 。

从70年代初开始 , 美国抱怨日本贸易顺差不断增加 。 石油危机爆发后 , 省油又性能良好的日本汽车迅速吞噬了美国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 , 克莱斯勒濒临倒闭 , 美国经济也陷入“滞胀” 。 一时间 , 有关日本不公平贸易的做法危害国家安全 , 使美国工人失业的说法甚嚣尘上 。

于是 , 里根政府高举着减少贸易逆差、保护本国产业的旗帜对日本发起了一系列贸易保护行动 。

美国的第一波行动重点是打压日本出口 。 从1976年开始的十多年里 , 美国根据1974年出台的《美国贸易法》第301条款 , 对日本共计发起了15次“301调查” , 范围包括汽车、钢铁、电信、半导体、制药等 。 1987年 , 美国对日本的电子产品征收高达100%的关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