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上市折戟启示录( 八 )

当然2018年3月份 , 独角兽上市绿色通道开启 , 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四个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 可以实行即报即审 , VIE架构也不影响 , 为独角兽在A股上市创造了重大利好 , 但遗憾的是随着2018年股市行情下滑 , 这一政策也没了下文 。 在2019年新试点的科创板成为资本市场关注度的焦点后 , UCloud已经在科创板提交招股书 。

另一家急迫上市的企业则是瑞幸咖啡 , 可以说瑞幸咖啡从一开始成立 , 就在围绕上市布局 。 “融资 , 开店 , 降价、补贴 , 抢占市场” , 瑞幸咖啡在饮品领域掀起了一场资本游戏 。 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 , 自从瑞幸于2017年10月31日在北京银河SOHO开了第一家咖啡店后 , 截止到2019年3月31日为止 , 其已经开了2370家门店 。 而疯狂的补贴也造成严重亏损 , 2018年瑞幸咖啡每销售一杯咖啡或其他产品就要亏损18元 , 单杯收入9.34元 , 相当于卖一杯亏两杯 。

瑞幸咖啡的开店速度和补贴力度 , 在消费领域近乎绝无仅有 。 从疯狂的融资节奏来看 , 瑞幸咖啡背后的资本更在意能否如期上市 , 以期将这场击鼓传花游戏持续到二级市场 。 庆幸的是 , 瑞幸咖啡在开拓新增市场和复购率方面还做的不错 。 瑞幸咖啡没有重蹈ofo烧钱补贴市场 , 最终自己几乎破产的覆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