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财报出炉,百度打造的AI地基价值凸显( 六 )

数据中心:厚积薄发后的小试牛刀

如果说深度学习为百度以及众多开发者提供了业务创新的新机遇 , 那么支撑这些创新的基础架构也在 AI 时代迎来了新挑战 。

传统的计算基础架构强调对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对 IO高峰值的应对 , 而在 AI 的业务场景里 , 尤其是涉及深度学习领域时 , 必须要满足机器训练的 IO密集、计算密集、通信密集的需求以及机器推理时的大吞吐、低延迟 。

而随着边缘计算的流行以及即将到来的 5G 时代 , 计算的场景将更加多元、需求也变得更为复杂 , 这需要基础架构 , 特别是数据中心架构做出应有的创新 , 才能拥有面向未来的数据处理能力 。

百度显然已经提前意识到数据中心之于当下和未来的意义 。

公开资料显示 , 百度在 2012 年开始规划设计位于山西阳泉的云计算中心 , 过去 7 年多的时间 , 这个数据中心「低调」地创造了一个个国内第一 。 比如 2018年 1 月 , 成为国内首个单体规模突破10万台的数据中心 , 目前已上线服务器超过15万台;再比如 2017年上线的 X-MAN 2.0 , 它是国内首个采用液体冷却技术的GPU解决方案 , 不仅实现了超高的散热效率 , 还可以在规模应用后实现无冷机的运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