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光速IPO,用19个月给商界上了一堂数学课( 七 )

相比之下,频繁被瑞幸咖啡对标的星巴克,在中国做到3700家门店整整用了20年(数据为凤凰网科技从亿欧智库获得)。因此,易观智库方面也认为,“不到两年时间,依靠流量社交玩法和小门店的规模化,瑞幸咖啡快速建立起行业壁垒并赢得资本认可,这不失为一个中国式创业的模板。”

不可否认,瑞幸咖啡对目标用户的选择有其独到之处,瞄准一二线城市消费升级阶段的中国心中产阶层,建立基础用户画像,可以为后续的扩张作为样本参考。而大的市场环境,则是中国处于咖啡类饮品市场需求曲线上扬的时期,也成为瑞幸咖啡快速增长的一大诱因。

但最直接的玩大数字的方法,还是免费、补贴的营销手段。据凤凰网科技(id:ifeng_tech)了解,瑞幸咖啡使用过低价促销、免费首杯、买一送一等多种方式拉新和维持存量用户。而且,还使用过社交玩法,基于为新生态的流量池,达到裂变效果。很多用户通过免费或5元一杯的价格购买瑞幸咖啡,补贴也成了瑞幸咖啡保持用户活跃度的主要手段。

这种方式对于维持活跃用户数量有一定作用,但也带来很高的亏损风险。根据瑞幸咖啡招股书可知,它的营收与亏损同步增长,并且亏损的幅度远远大于其咖啡销售的收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