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茄次第陈 与君同拔蒲
1
民俗志的好资料
《拔蒲歌》沈书枝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年2月)
周作人曾在《幼小者之声》一文中介绍日本著名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其中柳田国男感慨过去日本儿童所玩的一些游戏在都市生活中断掉而失去了,这使得在北京工作生活的皖南作家沈书枝也起了心,记下自己那份“始于遥远古昔之传统的诗趣”。
沈书枝在《拔蒲歌》中,以《儿童的游戏》为开篇,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乡下常见的儿童游戏做了一番讲述。在物质生活普遍相对匮乏的那个年代,全国儿童所能接触到的游戏大致相似,踢毽子、跳皮筋、抓石子、打弹珠……在作者以儿童视角的记述中,一代人的共同回忆被唤醒。书中分为三辑,“红药无人摘”“瓜茄次第陈”和“与君同拔蒲”,分别从野草花树、南方吃食、少年心事及如今城乡两地的生活等出发,书写北漂异乡人眼里的“南方家乡”。周作人在《野草的俗名》一文中,记录了多种花草的绍兴土俗名,兼以自己的儿童经验作旁注。在他看来,这是“民俗志的好资料,可见平民或儿童心理,不单是存方言而已”。受其影响,沈书枝也会自然地在文章中介绍某种植物的土名:金樱子因为果实像小小的罐子,吃起来有点甜味,所以叫“糖罐子”;蜀葵因为在端午前后开花,花又跟木槿有点像,所以称为“端木瑾”;紫茉莉因其开花时间、颜色、果实形状和香气,又被叫做“洗澡花”“胭脂花”“地雷花”“夜香花”。在介绍地方民俗的同时,沈书枝对花草或食物的描写也处处体现着生活中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