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茄次第陈 与君同拔蒲( 四 )

人类制作书籍的历史,为什么也是一部珍贵的艺术史?除了承载文本之外,书籍是不是还传承了其他历史的印记?当传统书籍衰微,图书馆是否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数字化变革之下,孩子明天会继续捧读你我所熟悉的书本吗?

作者大卫·皮尔森是英国首屈一指的书史学家,研究书籍的收藏、使用和装帧,曾担任英国国立艺术图书馆收藏部主任和英国目录学协会主席。他在序言中写道,“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要让人们认识到书籍不仅是页面上的文字,它们还曾经被拥有、被阅读、被收藏、被代代相传,每一本书都有它独特的历史。一本书的实体形式、文字内容、个性历史等各方面,共同组成了这本书的整体。”

书籍自存在以来,就是人类物质文化传承的一部分,是具有艺术价值的实体,这种特征,是电子文本无法代替的。译者恺蒂是知名撰稿人、策展人,她写道,“《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并没以掉书袋的形式来讲述干枯的线性的书籍史,此书是‘史话’,几个章节如同七巧板,共同拼贴出西方书籍的精致画面。”该书还邀请了著名设计师朱赢椿设计装帧,典雅大气的黑色封面,烫金文字,书口三面刷金。若说“超越文本的书”,若说“作为艺术品的书籍”,那么这本“黑皮书”应该说是当之无愧的。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张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