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硬件太苦、收益低,中国芯片人才缺口超30万( 二 )

集成电路产业不仅覆盖设计、制造、封测上下产业链,还有EDA软件、设备和材料等产业。多位业内人士对采访人员表示,中国在芯片人才方面的储备太少了,各行业全面短缺。

地平线芯片一位负责人曾对采访人员表示,做芯片等硬件太苦,收益不高,不少优秀学生毕业后选择去从事金融和互联网,“即使是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毕业的学生都会转金融或从事互联网。我觉得其实国内最近十几年,挣钱的机会太多了,做芯片很辛苦,但是来钱没那么容易。”

他指出,目前一个普通的芯片设计公司做SoC芯片,大概一个项目需要1000万美元,“一旦市场定位不准,这些钱全部打水漂。”

“做芯片的人有两种,要么聪明绝顶(掉发),要么白头到老(白发)”。芯盟科技总经理、艾新教育创始人谢志峰在世界半导体大会一个论坛上这样描述芯片从业人员。

赛迪研究院集成电路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韩晓敏也曾对采访人员表示,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芯片等硬件行业有挤出效应。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半导体专业是中国台湾地区最优秀的人就读的专业,而目前大陆最好的学生都在经管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大电子类其实还算好,还是排名靠前的专业,但相对来讲这个行业提供不了有市场竞争力的岗位,面临的就是人员的整体素质不够,甚至就是人员短缺的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