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高管离职,美团点评核心业务承压?( 二 )

让美团点评焦虑的,不仅仅是股价,更是其在进入的每一个赛道上,都有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组织架构调整也就势在必行。其核心业务外卖,正在被饿了么虎视眈眈的盯着。

与口碑合并之后,饿了么在2019年烧出了第一把“火”。2019年1月,饿了么与口碑推出“暖冬计划”,该计划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降低商家费率。

据了解,目前商家在美团点评上的费率已经高达22%,商户加上人力、房租等成本,已经苦不堪言。在美团点评APP上采访人员看到,多个商家提高了自己的起送价格,之前免配送费的商家开始加收配送费。

饿了么降低商家费率的举措,意图明显。根据饿了么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以来,已经在多个城市降低了平台费率和配送费,费率降幅在3%左右。互联网分析师李成东认为,美团点评的核心业务正被对竞争手针锋相对式地出击。2019年3月11日,美团点评发布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18年公司营收为近6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3%,餐饮外卖与到店及酒旅业务均实现强劲收入增长。外卖业务依然是美团的主要营收来源。

这也就不难理解,美团点评强迫商户“二选一”一事。事实上,自从2018年起,美团点评强迫商户“二选一”的新闻不绝于耳。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18年9月12日对美团点评强迫商家“二选一”事件批准立案调查,于2019年3月20日对当事人进行处罚,罚金高达25万元。有资料显示,早在2017年,美团点评曾因强制商户“二选一”被工商部门处罚,并被列入2017浙江“红盾网剑”专项执法行动十大典型案例之一,被定性为“不正当竞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