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和蓝藻是地球之肺,可地球生命却有两次因它们繁盛而死于窒息( 十 )

水体富营养化

植物释放氧气的同时抽掉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 导致地球降温 , 不仅完全解除了超级火山爆发造成的温室效应 , 还使地球坠入了冰期 。 很多海洋生物因承受不了忽热忽冷的气温骤变而死亡 。 冰川的形成导致海平面下降 , 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浅海区域暴露出海面 。

这次大灭绝中损失最惨重的就是珊瑚礁 , 海水缺氧和海平面下降对它们是致命的 。 其他的无脊椎动物如三叶虫、腕足动物和菊石 , 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创 。

泥盆纪霸主:邓氏鱼

古鱼类中的盾皮鱼、肉鳍鱼和无颌鱼 , 要么灭绝 , 要么损失惨重 , 只有少数种类残存至今 。 泥盆纪海洋霸主、有史以来最大的盾皮鱼类——邓氏鱼 , 体长6-7米 , 也在这场灾难中灭绝了 。 幸存的古鲨类体长不超过一米 , 其他的鱼类多数都只有十几厘米 。 脊椎动物遭此重创 , 4000万年之后才重新走上大型化 。

在晚泥盆世的陆地 , 没有什么能阻挡植物和节肢动物的活跃进化 , 它们在氧气过剩的环境中持续繁荣 。 地球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态势 , 陆地上生机无限 , 海洋里尸殍遍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