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认断供华为背后,联想的进退两难( 五 )

价格定位等策略,是出于商业层面的考量,不宜过多指摘,但至少能肯定的是,在品牌形象建设和公关层面,联想需要补的课太多,至少是在中国市场。

真正尴尬还不在品牌形象上

相比较品牌形象的问题,在中美关系如此紧张的当下,联想业务层面的焦虑似乎更甚。

联想是贸工技出身,而非当下定义中以创新为主的科技企业,这就导致联想在自主创新方面并没能满足公众的期待。

《中国经营报》曾报道:“身处IT行业的联想总是看不到下一次的技术发展方向,所以联想的历次转型和收购都是在购买世界上被替代的产品。当 IBM 放弃终端要做服务器的时候它购买了终端,当 IBM 放弃服务器要做 DATA(数据)的时候它买了服务器,当摩托罗拉被 Google 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它收购了摩托罗拉,所以它的收购基本上都处于技术被淘汰的节点上,这或许就是基因上的一个问题。”

自主创新的不足导致的尴尬在于,联想比华为更依赖美国供应商。华为有底气喊出(先不管能不能实现)脱离对美国的依赖,启动“B 计划”,但联想尚不具备这样的技术实力。联想的模具设计、做工、生产效率都是全球顶级,但其 PC 产品最核心的零部件(CPU、GPU、操作系统、蓝牙、Wi-Fi芯片等)依然极度依赖美国供应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