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被欺骗!互联网公益呼唤科技向善!( 三 )

我付出爱心 , 你却在骗我!

互联网平台让公益变得触手可及 , 大大降低了募捐的成本 , 提高了募捐的效率 , 但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

陈一丹在演讲中表示:“互联网在带来便捷的同时 , 也让个人的情绪冲动在网络传递中被放大 , 在助力优秀项目快速启动的同时 , 也可能给投机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 ”

2016年 , 一位患白血病的女孩罗一笑的父亲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感人泪下的文章 , 两天内便获得270万捐款 , 这体现了微信这个社交平台在募捐效率上无可比拟的优势 。

但是罗家从给孩子治病到孩子去世只花费3万元 , 这立即引发了对网络募捐的极大争议 。 很多网友愤怒的表示:“爱心被狗吃了” 。 还好 , 微信及时冻结账号并与女孩父亲沟通 , 并将捐款原路返回到网友们的账户中 。

河南眼癌女孩王凤雅的母亲被指责通过多个众筹公益募捐平台筹得10余万善款 , 但是却不用在女儿的治疗中 , 反而用在其儿子的先天性唇腭裂治疗上 , 欺骗了网友们的爱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