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KOL“大清洗”:优质内容与商业化变现的悖论( 四 )

小红书方面对采访人员解释,新规的意图很简单,清除假数据,加强PGC的内容质量,规范KOL市场,提高MCN机构效率。

而这一新规,也不难让人想起小红书的烟草笔记、保健品笔记的风波,以及近期的“种草笔记造假产业链”一事,今年小红书还因数次触犯广告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先后6次遭到上海市嘉定区监管局的行政处罚,其中包括2次警告和4次罚款,罚款总额累计14万元,这些都减损了用户对小红书的信任度。

李琳称,“目前小红书还是偏重于内容方向,但很多博主是赚不到什么钱的”。如果厂商找博主做广告的话,更高效率的办法也是通过MCN机构介绍,而大部分钱都被中间商赚取了,博主只赚不到4成的钱。但接到广告后,平台要求一篇广告需要写四篇非广告笔记,也就是说,如果她一个月接4个广告,到手可以挣3000元,但是应平台要求需要写16篇非广告笔记,而这16篇笔记需要她自费购买一些衣服,化妆品,探网红店,找摄影师。为了提升自己的主页笔记质量,其实有时候入不敷出,还耗费自己很大精力。

除了平台的管控加强了,另一个变动让她为难的是,想要再申请品牌合作人就要签约小红书的MCN,而对于没有撤销品牌合作人的博主,之后所有的广告推广都需进行品牌报备的,而没有签约MCN的博主就不能进行品牌报备。“也就是说,要发广告推广就必须要签约与小红书合作的MCN,这样博主都很被动,也不太自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