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KOL“大清洗”:优质内容与商业化变现的悖论( 六 )

对于天猫来说,其社交属性还是相对较弱。在唐欣看来,其综合商城的内容很重,“种草”的模式想要发展起来并不容易,除非天猫本身实现大的转型。而微博与小红书相比,前者虽不是一个专门面向电商的平台,但流量巨大,微博引入了MCN代理博主,形成了具有很强的电商推广效果,“但规模大了之后,商业内容的质量就出现参差不齐,管理也很困难。”唐欣说。

近几年,小红书在内容方面,也是邀请了众多明星加持,如林允、张雨绮、江疏影,吸引了一批粉丝用户,同时也瞄准了在媒体、影视剧广告方面的投放,如在《创造101》和《偶像练习生》以口播、后期字幕等形式宣传,且此类节目与小红书的人群匹配。

在唐欣看来,小红书的电商模式只能说还在探索阶段,并没有形成稳定的形态。而优质内容的商业化也是其发展的路径,管理这些博主也是难题,既要保障优质KOL的利益,也要给他们竞争压力,让他们持续出优质内容。“如何来平衡优质内容和商业化需要,这个界限,还需要去摸索。”

社交电商模式思考其实,除了内容上面的较量,小红书在前几年探索商业化的过程中就显现出了艰难。从2013年至今,小红书已走过六年的道路,同时也进行了多次迭代,由海淘攻略到树立“社区内容+电商”的模式标签,再到如今小红书更强调的生活方式分享平台的定位,其目前用户规模在逐渐扩大,内容涉及的方面也愈加广泛。最近一次公开D轮融资,由阿里领投,以及腾讯投资、GGV纪源资本、天图资本、真格基金等投资,公司估值达30亿美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