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胡子:华为大课——极限生存法则,就是随时防止“万一”( 二 )

这种思维有别于探险家贝尔的极限挑战:穿越丛林,昆虫野菜也可就餐;穿越沙漠,尿液也要极致利用。这些极限生存方式,是技巧、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极限状态下的随机应变,可以通过先期训练而来。

但来自华为的极限生存法告诉我们,企业的“极限生存”方法不是训练而来的,也不是抖机灵式的随机应变,而是一种思维,一种随时为极限状态下活下去做准备的思维。

哪怕这件事永远不会发生,也应该做准备。

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里的“一万”是可以预见的,所以不可怕,而“万一”是不可预见的,所以是可怕的。

马云曾经在一次内部讲话中说,他不会和蔡崇信坐同一架飞机。马云的意思是,概率上,任何飞机都有坠机的可能,那么一旦概率成为事实,这样做,阿里巴巴就不会同时失去两个最核心的人物。这类事件,大概率一定不会发生,但是用“极限思维”做预案,则可以将“万一”这种风险排除。

华为今天可以从保密箱箱拿出备胎,是抵御“万一”风险的正面案例,可以说是一堂大课。而现实商业案例中的反面案例则不胜穷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