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增加公租房供给的同时还要完善绩效管理( 三 )

所以,无论是鼓励新建公租房还是政府将持有的存量住房用作公租房,都是合理的举措,大方向是好的。但具体到落实方面,仍需要考虑到实际环境,努力使租赁房供给与人们的租赁需求相匹配,避免出现资源错配和扭曲浪费现象。近年来一些地区的公租房爆出空置率高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因公租房位置比较偏远、配套设施不足、物业保障不力等原因,入住率不高,这种情况下政府为此投入的公共资源就打了水漂。

这反映出的问题是,增加公租房供给的举措,其绩效应当得到有效的评估和管理,最好是由中立机构来评估并给出建议,同时还需要得到社会舆论的一般性监督。只有在得到良好绩效管理的情况下,公租房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保障作用以及维护社会公正的功能。这也有利于给公租房设定合理的定价,为其可持续发展塑造坚实的基础。

绩效管理还有助于防止公租房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出现设租寻租行为,避免一些地区出现超规格的公租房,一方面造成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另一方面给政府财政造成巨大负担。只有通过制度化的绩效管理,充分反映公租房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在总结经验基础上不断改进,才能持续提高公租房的供给质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