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王慧文:消费互联网跟产业互联网的融合就像火车和坦克接轨( 四 )

这时候恰好看到Instacart,所以国内出现了一大波Instacart的复制。后来就有了水果的前置仓出现。当时水果前置仓比较火热的时候,我跟业内人聊天,他们把当时水果前置仓最典型的三个参与者称为北京“地三鲜”,即一米鲜、许鲜和每日优鲜。这在当时非常火热,也是当时探索的一个模式。之后是盒马,应该说盒马的火爆起码在一段时间里面点燃了整个新零售的火苗,让更多人关注到新零售这个事情。再之后是无人货架,但这个来得快去得也快,就我观察看,现在依然很多人在做无人货架,也有消费者在用。再往后就出现了社区团购,然后是叮咚买菜。这些模式有的美团参与了,有的没有参与,但是都做了近距离观察。

比如说美团有一个美团闪购的模式,就是接近Instracart的,这种模式现在还有京东到家、饿了么也有。盒马这个模式我们也参与了,做了一个小象生鲜。之所以会不断有新模式出现,且新模式都会火一波,是因为大家看到了这个里面有某一个机会点,有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大家开始做之后,过一段时间发现里面的坑比自己想象的更多,所以这里面每个模式都有参与者在认真地耕耘,不断地前进,不断解决里面的问题。

前一段时间盒马的侯毅做了一个分享,叫“新零售填坑之战”,我觉得他讲得非常好,我跟他很有共鸣,因为他2015年中开始做盒马的时候我们见过一面,当时也讨论过一些事情,所以我们关注的时间点差不多,都能看到里面有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怎么解决?非常困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