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征途:科技自主的底气何在

华为征途:科技自主的底气何在

30多年前,任正非开始了他的商业人生,那年他43岁。在公司“开业之初”,任正非给员工和自己画下了一张大饼:华为要成为世界级的电信制造企业。

30年后的今天,任正非实现了这一“诺言”。

根据IHS Markit发布的全球电信设备市场数据,2017年全球电信设备市场规模为372亿美元,较2016年明显下滑,华为却在份额上逆势增长,以28%的市场份额超过爱立信(27%),诺基亚(23%)、中兴(13%)和三星(3%)尾随其后。

靠着点滴积累,华为变成了全球通信市场上的“苹果”,从份额和利润上抛离了对手。

在5月21日的中国媒体沟通会上,任正非对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采访人员表示:“华为这三十年都对着同一个‘城墙口’冲锋,几十人、几百人对着这个‘城墙口’,几万人、十几万人还是攻这个‘城墙口’,每年200亿美元的研发,全世界没有一个上市公司敢像华为这样对同一个‘城墙口’投入这么多的炮击量。”

就是这样一项在华为看来聚焦在小小“针尖”上的业务,却在这几年成为了科技、资本甚至是贸易中热议的词汇,甚至被解读为可以扭转创新跑道或者产生安全威胁的“武器”,而中国的通信企业无疑也成为了聚光灯下的“被观察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