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了全国优秀大学生, 深圳还需要办好本地高校吗?( 二 )

深圳大学的毕业生“留深率”更高,自2014年起,连续5年该校毕业生留在深圳就业的比例均在87%以上,2015年最高达到了90.24%,这一定程度与深圳大学的生源大多来自于广东省有关。

生源地域分布更广泛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毕业生也愿意留在深圳。201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硕士毕业生就业总人数为689人,在深圳就业的为334人,占比为48.48%。其中,去华为工作的有110人,中兴通讯的39人,腾讯的19人。该校指出,由此可见深圳就业市场对高层次的人才需求量大,且对哈工大(深圳)毕业生认可度高。

事实上,深圳本地的大学生远远满足不了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梳理了北上广深四地2018年在校大学生人数,前三座城市分别为58.1万、51.8万和108.6万,深圳仅有10.4万。而2018年在校研究生人数,北上广分别为33.6万、15.9万和10.1万,深圳仅有1.8万。

大学生“匮乏”和就业机会丰富,使得很多外地大学生愿意到深圳就业,广东其他地方的高校毕业生很多也选择到深圳就业。

广州的华南理工大学,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为广州,比例为43.82%,其次为深圳,比例为18.18%。

推荐阅读